EN

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正文

bg视讯官网APP下载教师赵广军、宁腾飞分别在《史学理论研究》发表专题论文

作者:bg视讯官网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2-04-08

浏览次数:

来源:

近期,bg视讯官网APP下载教师赵广军、宁腾飞分别在《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第2期发表《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与理论扬弃》和《刘泽华史学方法论的构建》的专题论文。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与理论扬弃》一文指出:20世纪30年代是近代中国大量译介国外各种唯物史观理论书籍的时期,一本多译的情况比较普遍。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便是其中中译本较多的著作。民国时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多种译本的广泛流行,对传播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时人注意到布哈林的理论中存在机械性等问题,故在将其作为知识资源时,逐渐扬弃之。深入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译介、传播和理论扬弃,可以一窥民国时期国外同类理论著述影响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复杂面相。研究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构建,不仅应梳理理论内在的演变逻辑,也须梳理其文本传播的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理论中国化的具体历程,则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刘泽华史学方法论的构建》一文指出:刘泽华是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具有方法论自觉的学者之一,他先后提出“阶级-共同体综合分析”“阴阳组合结构”“思想与社会的互动”等方法。“阶级-共同体综合分析”研究法既继承阶级关系的合理性成分,又凸显共同体的复杂性关系,具有超越唯阶级论和非阶级论的学术旨趣。“阴阳组合结构”研究法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命题的组合型特征,凸显组合命题的主辅关系和阴阳关系,纠正了思想史研究中抽象继承法的局限性。“思想与社会互动”研究法凸显思想的社会性、社会的思想性、社会与思想的同一性,意在打破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学术隔阂。刘泽华的史学方法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重视唯物史观的理论启示、强调历史学实践的理论概括。

《史学理论研究》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主办,是国内有关历史理论研究的权威期刊,有力引领了全国历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