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bg视讯官网APP下载至善特聘教授卓越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教授的文章《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被《新华文摘》2023年第18期作为封面文章全文转载,文章原载《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3日14版。
王巍教授在文中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首先是连续性。纵观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虽然发展的过程历经坎坷,虽然王朝的更迭频繁,虽然开创各个王朝的民族主体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最终都融入了以汉民族、汉文化为主体的大熔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环节与组成要素。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一直成为保持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内生动力和坚强基石。第二是创新性。从距今1万多年前发明陶器到农业出现和家畜饲养,再到8000多年的琢玉技术、4000多年的原始瓷、冶金术以及丝绸等等,从物质到制度文明的创新使得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各个演进阶段持续发展并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第三是统一性。中华文明统一性特质十分突出,早期中华文明就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自距今1万年前至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区域的史前文化在各自基础上独自发展的同时,与周邻地区发生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或可称为“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统一始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第四是包容性。同样是在距今1万年以来南北方农业的发展与传播下,包容性不仅反映在农业作物层面,还充分体现在交流区域内的先进文化因素上。最终黄河中游地区之所以后来成为中华文明的引领者,与其所具有的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积极吸纳周围先进的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在历史时期,这种特性更加明显。汉唐时期更是发挥至极致。第五是和平性。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虽然也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从未依仗强大的武力大肆进行领土扩张。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以和为贵”的理念始终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新华文摘》创刊于197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